7月24日,在津巴布韦举办的《湿地公约》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,新一批“国际湿地城市”认证名单揭晓,浙江杭州、温州双双获得该称号。至此,中国获认证城市总数达22个,稳居全球首位。
“国际湿地城市”认证作为全球湿地保护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,旨在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湿地退化危机,表彰在湿地保护与城市和谐共生方面成就卓越的城市。自2017年该认证启动以来,全球43座获认证城市中,中国城市已达13座。此次全球新增31座认证城市中,中国占据9席,而浙江成为全国唯一一次性入选两城的省份,创下最新纪录。
“湿地是杭州的生态命脉,更是文化根脉”,杭州市林业水利局负责人表示。杭州以13.43万公顷湿地资源覆盖全市8%陆域面积,湿地资源丰富,并不断通过自身实践为世界湿地城市建设提供诸多宝贵经验。
政策层面,《杭州市湿地保护条例》创新实施三级湿地分类管理,对121万亩保护湿地给予年度生态补偿,而今年成立的全省首个市级湿地保护协会,更推动单一管理走向区域共治;治理手段方面,数字化治理正成为新引擎——西溪湿地依托全国首个国际重要湿地数字化项目,实现全域水质动态监测、鸟类智能识别及生态风险预警,推动“治理”向“智理”转变;此外,作为中国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还创新提出“金镶玉”发展模式——以湿地生态为“玉”,带动周边区域复合发展,构建“人湿共生”的和谐图景。
展开剩余38%“浙南水乡”温州凭借22.33万公顷湿地资源,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滨海生态修复路径,标志性成果持续涌现。
2023至2024年间,温州突击清除入侵物种互花米草4.9万亩,恢复的滩涂湿地吸引数万海鸟栖息,成为东亚-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“中转站”;南麂列岛成为浙江首个海洋类国际重要湿地;龙港新美洲湿地跻身国家重要湿地……此外,立法保障也同步推进,《温州市湿地保护办法》施行后,创新建立“六督”机制与公众参与平台,推动全市湿地保护率达61.09%。
杭温双城的实践充分印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。如今,这份“浙江智慧”正在国际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不断为全球湿地保护贡献中国方案。就在今年9月,杭州还将迎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,中国湿地保护的创新经验必将持续向世界传递绿色发展强音。(实习生:林梦泽)
发布于:浙江省万隆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